传统个人短信服务面临发展瓶颈
短信应用所创造出的巨大财富效应,吸引了各ICP门户网站、ISP接入服务商及大量与电信业务相关联商家的广泛商业参与, 2002年国内短信业务的总收入就已突破了100亿元的大关。以手机铃声和图片下载、手机游戏、交友等经典应用为特征的个人短信服务模式,虽然利润丰厚、但由于从业者过多且产品形式过于雷同所导致的行业残酷竞争,也使得SP们的收益步履为艰,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拥有的移动SP已达2000多家,而从中国移动公布的数据看,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服务商实现了盈利,很多小SP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很显然个人短信市场产品的高度同质化,已成为短信业务发展的瓶颈,因而延伸短信应用的价值链、创造新业务模式便成为SP们的当务之急,对此国内庞大的企业用户市场自然成为了SP们的下一个目标了,并开始上演对企业短信服务的产品争夺大战。
新兴企业短信服务选购须货比三家
企业短信服务的实质也就是为企业提供一个基于短信应用的、能实现像用户群发、信息订制、通讯管理等功能服务的无线数据平台,使企业能以大大降低通讯成本的方式与客户进行商务沟通、甚至达到促成营销目的的更深远效应,因而产业意义重大。这种新概念的短信产品模式绝非是哪个SP所谓“首创发明”的,实际上早在2002年中国移动就推出 “全球首款”企业短信平台产品了,该产品除了具备短信的集团群发功能这一基本作用外,还可支持诸如邮件提醒、信息查询等扩展功能的应用,但其致命的缺陷在于它不支持对联通手机用户短信发送工作的业务资源局限性,造成了该短信平台只能为购置企业完成“一半”任务的欠缺效果,因而影响了此项产品的广泛推广。然而各SP自然不会存在对联通用户的“门第”之见了,于是乎能够支持双向手机用户的企业短信平台产品便出现了。现在主要有两种业务模式,都是由从事域名注册、网站托管服务,同时具有SP资格的互联网平台商推出的。一种是双重收费模式,其特点是虽然也能够支持短信的群发功能,但弊端在于费用支出明显不合算、企业用户除了要向相关服务商购买所发送短信数量的费用外(起点硬性限定在3000条以上),每年还必须再额外交纳昂贵的短信平台使用费、高达3000元/年。另一种是单一收费、多样化选择模式。国内网站托管界的巨擎中国万网(
www.net.cn)特地回避了上述弊端,在技术功能同样强大的基础上,以免收短信平台的使用费、并可根据所需发短信数量的多少而灵活选择从1000条至5000条不等付费形式的弹性业务特点,强势进入市场,这样以仅仅几百元的花费就能实现轻松拥有短信平台的独特性价比优势,成为当前在中小企业用户中较为流行的产品应用模式。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止滥用短信业务,该模式还实行了保证金制度予以制约,这种主动加强行业自律的理性措施有效回避了政策风险,也获得了电信运营商的大力支持。可以肯定,随着企业对短信服务应用的逐步加深,企业短信服务的功能与内容形式还会不断地丰富起来。
市场广阔谁主沉浮
针对个人网民应用而设计的移动梦网,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就创造了一个价值300亿元的产业价值链,而企业短信服务实际上也是这个价值链的延伸。研究表明,中国无线增值业务虽增长迅猛,但与其他国际市场相比,国内无线服务的社会渗透率仍然低下、只占无线业务总收入的3.5%,尚存在着巨大的成长空间,因而企业短信服务必将创造出财富效应。那么谁又会成为企业短信服务的市场掘金者呢?较之门户网站而言,互联网平台商无疑更具业务竞争力!其原因在于,从技术应用趋势而言,企业短信平台未来只有和网站应用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更完美的效果。也就是说SP要能做到为企业网站提供短信平台的技术接口,使网站数据库与企业短信平台的实现对接,这样才会让企业应用短信时摆脱类似用户信息资源手工录入这样的人工工作,大大增强短信操作的自定义性与方便性,令企业短信平台的功能变的更加智能强大,更顺利地为企业服务于商业用途。然而高度专业化网站建设业务领域就不是ICP的业务专长了,但互联网平台商对此却恰恰拥有独特的客户资源和专业技术优势,新兴SP中国万网便是很好的例证,做为我国最大的域名注册和网站托管服务商,国内近四分之一的网站都是通过它建立的,这样在业务上,自然便于它利用强大品牌影响、在用户开通网站时进行企业短信平台产品的连带性消费推广,或者干脆在其现有自身庞大的网站用户群中直接发现、挖掘用户。而在技术上,其所具备的丰富而成熟的建站技术服务经验、也很容易与企业短信平台的技术研发相整合形成综合力量,提供完备的技术服务支持。
上述特点肯定会对只能提供单一应用形式的短信门户网站类SP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让互联网平台商成为带动网络短信业务下一轮高速增长的新兴力量。
媒介垂询:
中国万网市场部